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本文根据原书逻辑整理出思维导图,并做读书笔记。
Table of Contents
导读
- 非暴力沟通 - 引言 - 异化的沟通方式 -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 观察 - 感受 - 需要 - 请求 - 运用非暴力沟通 - 倾听他人 - 表达自己
用四个词就可以概括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具体来说,就是如下四个步骤:
- 什么是我的观察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这四个词也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贯穿整本书。本书的第三章至第六章深入阐述了这四个要素的内涵。
而本书的第一章则为引言,告诉读者运用非暴力沟通是为了让爱融入生活,同时也是马歇尔博士毕生的追求。本身的第二章则介绍了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些都不是非暴力沟通。
在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本书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则介绍了应该如何倾听他人,而剩余的第九章至第十三章则介绍了应该如何表达自己。不论是表达自己还是倾听他人,都应该注重自己(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不应该批评和指责。
引言
- 引言 - 让爱融入生活 -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 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
让爱融入生活
马歇尔博士认为,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让爱融入生活是作者毕生的追求。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给予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由于施者的给予既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受着获得馈赠,却不会有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施者会因自己行为的价值更加欣赏自己。
异化的沟通方式
- 异化的沟通方式 - 道德评判 - 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 - 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 -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 进行比较 -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 回避责任 -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 - 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 强人所难 -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贴标签。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完全相同,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实际上是将问题归咎于对方,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妻子回到家中发现家里的卫生特别脏乱,于是责备一直在家的丈夫懒。实际上,妻子只是因为家里卫生的脏乱而没有得到满足,但她却把责任推给了自己的丈夫。被责备的丈夫自然心情并不会太好。妻子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充分表达自己因为家里脏而尚未满足的需要,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要注意不能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满足。如果看到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应该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是指责他人。
进行比较
有些人总是喜欢和别人攀比,总是不能以心平气和的态度看待别人。例如,中国式家长会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孩子仿佛一无是处。这其实是一种暴力,它蒙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意,孩子往往会越来越自卑。
如果经常觉得自己和谁都难以交流的话,那就要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回避责任
我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忽略掉内心的情感根源。一旦把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的时候,就淡化了个人责任,不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原本的出发点。
例如,妻子总是跟自己的孩子、丈夫抱怨做家务辛苦、劳累。这种抱怨实际上就是逃避责任。这位妈妈本来就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对丈夫和孩子的爱才去做家务的,结果一旦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做”的时候,仿佛丈夫不是自己的丈夫,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打扫的也不是自己的家一样。经常抱怨就是对孩子及家人的一种暴力伤害。
由于几千年来封建传统对女性思想的影响,女性往往会将生育、家务劳动内化成她们不得不做的任务。一方面她们觉得这些理所应当,是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她们从内心出发似乎并不情愿去做这些她们不喜欢做的事,却又刻意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
强人所难
众所周知,中国式家长最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显然,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也是一种暴力。
异化的沟通方式来源于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这样一来,就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观察
- 观察 - 区分观察与评论 - 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更容易听到批评 - 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 - 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更容易听到批评。例如:
我儿子睡觉前经常不刷牙。
在这句话中,“不刷牙”是观察,但是“经常”一词就暗含了你的评论。如果我们只是陈述客观事实的话,可以说:
我儿子这周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
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那么可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儿子这周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我觉得他的这种习惯很不好。
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方法
表达方式 |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 区分观察和评论 |
---|---|---|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 你太大方了。 | 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 她无法完成工作。 | 我不认为她能够完成工作。 她说:“我不能够完成工作。” |
把预测当作事实。 |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出问题。 |
缺乏依据。 |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
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 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 索菲长得很丑。 | 索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
在使用某些确定的频度副词时,有些情况下表达的是观察,而有些情况下表达的是评论。
-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时。(观察)
- 你总是很忙。(评论)
- 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评论)
而在使用频度模糊的频度副词时,会混淆观察和评论。
- 你很少配合我。(评论)
- 他经常过来。(评论)
感受
- 感受 - 区分感受与想法 -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 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过去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的心灵就被压抑了。
区分感受和想法
- 我觉得我的吉他弹得不好。(想法)
-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感受)
我们可能习惯用“我觉得”、“我认为”来表达自己,实际上很多时候这表达的是我们的想法,并非感受。例如:
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
我觉得自己很无能。
我觉得他很负责任。
还有一些词语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
我觉得我被误解了。
“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但这只不过是我的想法而已。此时我的感受可能是很着急的。
我觉得我被忽略了。
“被忽略”是我的判断。此时并不能准确判断我的想法。如果想独处,那么我就会感到很高兴;如果想参加活动,那么我就会感到很难过。
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要学会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需要
- 需要 - 感受的根源——我们自己 -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 - 对他人言行的看法 - 听到不中听的话 - 责备自己 - 指责他人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感受与自身(需要)的关系 -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 批评往往暗含期待 - 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 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 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 -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 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 不愿再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但仍心存疑虑 -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 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处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感受与自身(需要)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然而,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 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 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生活的主人: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也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请求
- 请求 - 提出具体的请求 - 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 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 使用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入了解自己 - 明确谈话的目的 -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再提出明确的请求 - 请求反馈 -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 - 解释我们的目的——是否把意思说清楚了 -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 - 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 了解他人的反应 - 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 对方正在想什么 - 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 请求与命令 - 命令 -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的批评和指责 - 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 - 请求 - 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 - 看重彼此的感情,兼顾双方的需要
提出具体的请求
我们要学会提出具体的请求。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下面的句子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请求:
我希望你理解我。
在这个句子中,“理解”这个词并没有清楚地表达出发言者的请求,因为对话的双方对“理解”一词的理解可能不同。如果发言人这样说就是提出了明确的请求: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下面的这句话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请求,因为这句话表达的是发言者想要避免的事情。
不要再喝酒了。
如果发言者要提出明确的请求,他可以这样说: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其次,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
另外,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反应。
请求与命令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
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然而在另一些时候,即使我们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有些人仍然误以为是命令。特别是当我们处于强势的一方,那些曾受过威胁的人尤其容易做出那样的判断。
实际上,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倾听他人
- 倾听他人 - 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 不要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 不要试图分析问题,这样是在诊断人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 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给予他人反馈 - 如果理解准确,我们的反馈将帮助到他们 - 如果理解不到位,他们也有机会纠正我们 - 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并且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再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 - 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 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时 - 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 - 他会停止谈话 -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大声地提出请求 - 换一个环境 - 倾听的力量 - 倾听使身心痊愈 - 倾听促进人们坦诚地沟通 - 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 - 倾听使谈话生动有趣 - 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然而,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具体来讲,如下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 建议:我想你应该……
-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 回忆:这让我想起……
-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然而,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问题可以围绕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且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在鼓励他人表达自己。不过,直接的提问方式很容易产生距离感。例如:
你说的是什么事?
这种特殊疑问句看起来很直接,但不是提问的最佳方式。我们可以先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我感到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诉我好吗?
我们也可以直接给出我们的猜测,使用对方只需要回答是(否)的一般疑问句:
上周末我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着我们的反馈。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很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与嘲讽。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就一般不会产生反感。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者嘲讽就会消失。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我们绝对不能想着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另外,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要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出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
表达自己
- 表达自己 - 爱自己 - 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 - 自我评价不应当使我们羞愧或内疚 - 转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 - 自责的原因 - 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 - 专注于自我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 直面人生的苦难,无需责备自己 - 自我宽恕 - 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 哪些事情没有意思却不得不做 - 我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 -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 倾听内心的声音 - 通过鼓励文明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请求 - 充分表达愤怒 -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 - 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 合理表达愤怒 - 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 👍 - 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 -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 停下来,呼吸 - 留意我们的指责 - 体会我们的需要 -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 先倾听他人 - 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人一般也将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 给自己时间 -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 避免伤害 👍 - 惩罚对方 👎 - 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 - 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 惩罚的类型 - 体罚 - 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 - 指责和否定 - 不给某种好处 - 惩罚的代价 -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 惩罚的局限性 - 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 表达感激 - 赞扬的动机 - 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 表达感激的方式 -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 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 接受别人的感激 - 自我膨胀 - 假谦虚 - 绝大多数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 充分表达感激
爱自己
爱自己的第一步首先是要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我们要认识到自责的原因,即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专注于自我的需要是否满足。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是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要学会自我宽恕,思考清楚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如果那件事情“不得不”做,却并不能满足我的需要,要学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就不会试图分析自己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拾生活的热情。
充分表达愤怒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进行评判和指责。如果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其批评和指责他人,不如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可能适得其反。
例如,中国式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者说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有些家长就会体罚孩子,或者说以某种奖励的取消来惩罚孩子。殊不知,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为了不被父母打骂、得到奖励而去学习的想法,孩子不再关注学习本身的意义。
表达感激
首先,要明确赞扬的动机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要学会运用非暴力沟通来表达感激。要知道,绝大多数人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的。
另外,当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