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现象的背后

最近互联网平台挂起了一股“孔乙己文学”之风。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将自己的通过努力、内卷取得的学历比作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本文将着眼于“孔乙己文学”现象,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现象观察

最近互联网平台挂起了一股“孔乙己文学”之风。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将自己的通过努力、内卷取得的学历比作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他们不禁自嘲: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如果我没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的去打螺丝。

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把话题引向燃爆点的是共青团中央、央视网等官方媒体对“孔乙己文学”现象的批判。批判称:

孔乙己之所以穷困潦倒,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他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通过劳动改变命运。

此举引发了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的不满,也引发了他们对官媒的群嘲和反感。声浪之大且清一色的整齐,很多自媒体对此的锐评受到群众欢迎,客观上反映出了官媒这次算是彻底翻车。

深入分析

在分析“孔乙己文学”这个现象之前,我们首先要捋清分析一般问题和现象的思路,既明确指出并且能够区分现象、观点、立场。特别是观点和立场的区别,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冲突双方的立场究竟有何不同,才能明白矛盾的焦点究竟是什么。

背景

前文我们已经基本介绍了这个现象的产生过程以及特点。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我们再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长衫”一词在《孔乙己》的原文中多次出现,是鲁迅先生用来形容封建腐朽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原文中是这样描述孔乙己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现象

了解《孔乙己》的创作背景后,我们就能理解广大年轻人实际上是将自己比作孔乙己,将自己取得的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

那么,用一句话总结“孔乙己文学”现象就是,广大年轻人不断通过努力、内卷获得学历的敲门砖后,却很难找到一份收入高又体面的工作,处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境地

也正因此,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丧文化”,涌现出一批批“小镇做题家”。今天他们又以孔乙己自嘲,无时无刻不把“摆烂”、“躺平”挂在嘴边,却又“躺不平”,被迫“内卷”。焦虑现象变得十分普遍,出现抑郁症状甚至确诊为抑郁症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观点

这里矛盾冲突的双方,看上去是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和以共青团中央、央视网等为代表的官媒,实际上则代表了目前中国社会尚未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劳动者和已经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

由此现象,以及近年来网络上不断被热议的话题,我们在这里总结并且引申出如下一些对立的观点。

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包括尚未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劳动者,他们的观点主要包括

  • 找工作困难,毕业即失业
  • 找到令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困难,不愿意从事以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为主的制造业
  • 讨厌加班、调休,希望日常生活自由快乐
  • 扎堆考公、考研,热衷国企、事业单位等轻松稳定的工作
  • 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回报,阶层决定一切,难以实现跃迁

以共青团中央、央视网等为代表的官媒,包括已经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主要观点包括

  • 年轻人要学会奋斗,懂得先苦后甜
  • 劳动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年轻人要懂得知足,不要只想着考公、考编、考研
  • 职业无高低贵贱,年轻人多去从事体力劳动

立场

之所以矛盾冲突的双方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是因为双方的立场有根本性的不同。而立场恰恰是由个人或者利益群体的利益所决定。

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正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从儿时求学起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现在感到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回报,才会自嘲,才会抱怨社会的不公。也正因为存在一些已经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这些年轻人才会猛烈地抨击他们脱离群众。

以共青团中央、央视网等为代表的官媒,正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已经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而且,他们会按照过去刚刚步入社会取得一定社会资源的方式,以“过来人”的口吻对年轻人进行说教,这反而让年轻人反感。也就是俗话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二者对立的背后,本质上利益的冲突。甚至目前看来,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不愿也不可能让渡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给这些以年轻人为主的、尚未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劳动者。

下面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广大以年轻人为主的网友 以共青团中央、央视网为代表的官媒
现象 以孔乙己自嘲 批判“孔乙己文学”
观点 找工作困难,努力得不到回报 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创造美好人生
立场 尚未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劳动者 已经占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

原因剖析

“孔乙己文学”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也并非矛盾冲突双方的主观意志,而是存在非常复杂的原因。经过归纳和梳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虽然本质上是发展问题,但这样的解释似乎非常空洞,本文给出了如下两个具体的视角。

发展速度放缓导致阶级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内向型经济的发展。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畅销全球,推动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两大时间节点都是中国经济发展里程碑式的跨越。

然而,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加之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西方国家开始强行和中国硬拖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这是针对外部环境出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部署。

外需下降导致了中国被迫放弃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高速发展模式,转向双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这直接给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它们很难赚取利润,资金周转不畅,向银行贷款困难,难以支付更多的劳动力成本。于是,大量的企业开始推行加班文化,践踏《劳动法》和8小时工作制,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剥削以广大年轻人为主的劳动者的绝对剩余价值。

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住房已成为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大山之一。当普通劳动者选择就业时,倘若用人单位难以支付其足够劳动力成本(即生活资料成本),劳动者必然不愿意签订卖身契。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做大蛋糕的速度变慢,分蛋糕的时候就容易打架,也就是阶级矛盾日益凸显。

中国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动土地改革,将私人资本以国家资本的形式公共占有。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成规模的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并且具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的性质和特点,同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一部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私人资本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考公、考编、考研如此受年轻人青睐,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取得进入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敲门砖,而进入这些单位意味着稳定,实际上是广大年轻人对未来前途命运不确定性的担忧。

过去经济腾飞的几十年,也影响中国人口的规模和结构。正因为凝结着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制造才广受世界人民欢迎。而与此同时,劳动者也通过努力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客观上也推动了生育。现如今,已经形成了每年超过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然而今天的发展速度放缓,也导致了过剩的劳动力人口。用人单位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它们一边不停地挖掘年轻力盛的应届毕业生,一边制造35岁中年危机,就是因为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人口。

教育体制同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

中国的教育体制总的基调就是功利化。中考分流,高考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目前考研的人数已经突破每年400万人,大有高考化之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内卷严重。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不停鸡娃,而可笑的是孩子长大后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这当然也是许多年轻人以孔乙己自嘲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同样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它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来自乡村、小镇的青年通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千辛万苦来到大城市里的985、211大学取得学历,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既难以在大城市立足又不愿回到老家的尴尬境地。

而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则被归结为不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在大量的招聘会现场和线上招聘中,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应届大学生的简历“三无”——无高绩点、无实习经历、无社团学生会经历。从一定程度上看,绩点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实习经历反映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社团学生会经历反映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三无”大学生的数量惊人不禁令人唏嘘,用人单位无奈,应届毕业生也无奈,互相抱怨。

难道应该各打五十大板吗?很显然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许多学生在高考之前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学习上面,在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放纵自己。再加上目前国内的高校是严进宽出,几乎没有学校重视教学,大量的经费流向科研,任课老师不认真备课、上课,60分万岁的思想在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此外,大量毫无意义的水课挤占学生的时间,专业课程冗杂不精、学过就忘,课程内容照搬西方,甚至使用二十年前的课件,脱离实践。这样的大学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不过,大学本身最初只有很少一部分招生比例,大量的人才在过去被中专、大专等职业学校吸纳。而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推行大学扩招,这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今天的研究生扩招也存在这个趋势。客观上看,不管是何种扩招,都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流入劳动力市场。最近的新闻报道称,今年北京市的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这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认知,也验证了本文的观点。

人口相对过剩,而人们所认为的优质工作岗位稀缺,势必产生竞争。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基本条件相当的应届毕业生唯一具有含金量的标签几乎只剩下学历。学历内卷的现象也早已屡见不鲜,而大学生扩招,甚至是研究生扩招,则会使得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因为学历在贬值。而越是延缓自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越是会加重人们的焦虑——自己求学了这么久,却还是很难找到工作。

今天的年轻人和孔乙己之异同

经过上述原因剖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孔乙己文学”这个现象,会发现这个比喻的的确确非常的形象,却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关于孔乙己为何沦落如此境地,成为笑柄。其实,鲁迅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么,今天的年轻人与孔乙己共情究竟是否客观?我们用下表来做对比

孔乙己 今天的年轻人 结论
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内卷化的高考、考研,大学注水教育 世另我
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 金钱、利益至上,活在社会的评价和攀比之中 世另我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躺平,摆烂 世另我
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买办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 世另我

可见,今天的年轻人和孔乙己是多么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点,其中比较明显的是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反映出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清高。孔乙己的清高只是因为他好面子,需要保持知识分子的这种尊严。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但是今天的年轻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就高人一等,一定要去从事体面的工作,而只是想要轻松地生存下去。他们觉得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没有得到他们儿时所认为的应有的回报。

就算退一步讲,很多年轻人也认为,即使从事看起来不那么体面而且辛苦的工作,生存依然还是十分艰难,高额的房价彻底磨灭了他们奋斗的欲望。

对官媒翻车现象的思考

现在回过头来看官媒翻车的点,不难发现,官媒恰恰是将《孔乙己》小说中孔乙己清高的原因和年轻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官媒认为今天的年轻人不愿意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和孔乙己好吃懒做是一样的。这才是官媒为何引爆话题,招致年轻人吐槽的原因。

虽然鲁迅先生的笔下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好吃懒做、颓废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但实际上这不是孔乙己的个人主观所决定的,这恰恰是鲁迅先生通过文学性的描写来刻画和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多么腐朽、堕落。官媒的这一逻辑却恰恰伤透了年轻人的内心,年轻人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被共情,才会在网络上表达不满。

那么,从《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再到《正视“孔乙己”背后的焦虑》,仅过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何官媒频频翻车?网络上的年轻人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久坐办公室早已脱离群众。年轻人的这种观点本文的作者也是认可的,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以共青团中央、央视网为代表的官媒本身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但是,很多的干部在实际落实这项工作的时候犯了脱离群众的问题。但是他们为什么会脱离群众?他们是怎么脱离群众的?

这些干部大部分走向社会比今天网络上的大部分年轻人要早,而脱离了社会和历史的客观实际空谈方法论很显然是脱离实际的。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我们往往以年长者、位居高位者为尊。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完全批判这种文化,而是我们会发现年长者、位居高位者普遍会存在的一种心理,那就是:我是过来人,所以我有经验,你得听我的。而很显然,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些人搭上了时代的快车,都通过自己双手的奋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也很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样一套理念具有普适性,而这恰恰就是年轻人和他们争论的焦点。

特别是本身就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成功只是少数,只是时代的铸就。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这是基本的唯物史观。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经常对年轻人指手画脚,其言论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群嘲。

于是,他们用的一些大道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就是假大空,就是一种说教。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这些大道理带入到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来看,貌似是成立的。其中的原因其实前文已经有过解读,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大蛋糕的速度足够快,所以分蛋糕时的不均并不明显。

这里还有另一个角度的解释。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来看,劳动就是人的本质,劳动创造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官媒做这样的宣传本身并不奇怪,甚至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劳动创造价值,必须建立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社会之上,生产关系是大前提。如果分配出现不均,客观情况必然是劳者越穷反而越厌恶劳动的。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既得利益者们为什么还要号召年轻人学会吃苦,多去从事体力劳动,还称职业无高低贵贱,而年轻人听了之后却反而会十分反感。本身以功利化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很难不让年轻人树立学习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价值观,而且目前的社会仍然存在一些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的现象。

此外,即使目前制造业就业岗位存在大量缺口,却出现招工难的尴尬情况。一方面有上述原因存在,另一方面还包括前文提到的教育体制的深层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之下,称职业无高低贵贱变成了笑话。

综上所述,“孔乙己文学”现象的出现和矛盾引爆的焦点也就不难理解了。以“孔乙己文学”现象为代表的社会风气的出现,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一次进步,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直接推动的。今后,只要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类似的事件还会出现更多。任重而道远。

Bowen Zhou
Bowen Zhou
Student pursuing a PhD degre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dge Computing and Edge Intelligence.